2025年,在德惠市的村屯里,“庭院经济”激活乡村闲置资源,让小小村落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,勾勒出一幅“美了村庄、活了资源、富了口袋”乡村振兴新画卷。
走在德惠市万宝镇的村路上,院落空地、房前屋后,一片又一片翠绿映入眼帘,一株株辣椒,沉甸甸的草莓椒挂满枝头,长势喜人。
2024年,德惠市制定《德惠市庭院经济实施方案》,鼓励和引导农户利用闲置资源和空闲时间,大力发展庭院经济,万宝镇庭院草莓椒的种植是其典型代表。
万宝镇政府以及村委会负责人带领村民到多地考察学习,进行市场调研,发现辣椒种植市场需求大,符合万宝镇实际情况,且相对其他作物风险小,收益却不小。“我就是考察完,心里才有了底,今年在大田里种了7公顷。”村民曹桂荣说。
为了打消村民的顾虑,提升村民种植的积极性。万宝镇帮助愿意尝试种植草莓椒的大户建立两块草莓椒种植示范田,在市农业农村局的支持下,为愿意种植、符合条件的村民争取到每户1000元的种植补贴。
有了典型示范,又有了补贴,村民的心也活泛了起来。76岁的村民曹洪启看到院子里长势喜人的草莓椒,心里别提多高兴。今年他种植1500株草莓椒,初步估算收入在4000元左右。
“为了降低种植风险,最大化保证村民利益,我们采取‘党支部领办合作社+企业+农户自愿’发展模式。”万宝镇一名负责人说。前期由企业免费提供椒苗,定期提供上门技术指导,并与村民进行订单回收,这些不仅为村民带来保障,也形成了良性发展模式。“一亩地能种4000株辣椒,一株辣椒能产1斤多,每斤最低保底价格1.3元,再加上补贴,村民每亩地能收入7000-9000元。”负责人掰着手指头算着这笔账。
目前,万宝镇已经有196户村民在自家庭院种植草莓椒,种植面积达300余亩。
当闲置的土地资源被有效盘活,“微经济”正激活乡村振兴的“一池春水”。布海镇双庙子村的豆角黄瓜种植、万宝镇草莓辣椒种植……“一镇一业”“一村一品”,截至目前,德惠市在全市范围内培育27个产业增收重点村,典型庭院经济示范户共3000户,发展175万平方米庭院经济,采取先建后补形式,对发展庭院经济并实现创收、增收的农户,经验收合格确认为庭院经济示范户,每户给予1000元扶持资金。
青砖红瓦间,瓜果藤蔓里,律动着最鲜活的乡村脉搏。特色化发展让“院景”持续变“钱景”,真正成为农民增收的新渠道、乡村发展的新亮点,把小庭院嵌入乡村全面振兴的大文章,德惠的庭院经济正以“小而美”的姿态,奋笔书写着乡村振兴的生动答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