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年中秋国庆假期,集安文旅市场持续升温、活力迸发。全市共接待游客88.4万人次,较2024年“十一”假日增加23.8万人次,错峰出行成新风尚、交通动脉引客流、融合创新增体验等特点凸显,绘就一幅“人气旺、业态新、口碑好”的文旅繁荣图景。
沈白高铁、G331、集桓高速相继开通,构建起立体交通网络,为游客出行提供极大便利。在此带动下,错峰出行、反向度假理念逐渐兴起,周边地区游客多选择避开高峰出行。假日期间,游客接待量总体较为均衡,尤其是假期后2日,游客量同比增长75%,直至假日结束,文旅市场余温仍未减退。其中,G331集安段凭借世遗、边境、生态等多元资源,成为自驾游客的首站之选,假日期间,G331进城车辆同比增长71%,带动沿线景区游客量同比增长31.1%。
“沉浸式体验”成为集安文旅的鲜明标签,特色街区与景区通过业态创新让游客从“看客”变“主角”。国门景区推出龙凤飞天、烟花秀、寻找NPC等新演艺、新玩法,游客量同比增长19.5%;五女峰国家森林公园打造“西游寻仙”“枪林弹雨”等互动体验场景,游客量同比增长10.9%。
从白天到夜晚,40场次“全天候”文旅活动轮番上演,高句丽沉浸式表演、大吉他灯光秀、露天电影、“时光涟漪”水幕灯光秀、“迎双节”书画展、文艺演出等文旅活动,累计吸引约30万人次打卡。“集安发布”“文旅集安”等平台同步直播,各平台浏览曝光量超6万次,线上线下联动让集安魅力持续扩散。
与此同时,文博场景成为假日文旅“新宠”。“十一”前夕在集安举办的2025中国世界遗产旅游推广联盟(集安)大会,让高句丽世界文化遗产知名度进一步提升。假日期间,高句丽景区游客量同比增长31.6%;市博物馆延长营业时间6小时,仍难挡游客热情,提前预约、排队等候成为常态,游客量同比激增82.8%。“晋高句骊归义侯”马钮金印印章、壁画团扇等高句丽主题文创产品热销,集安味道特产体验店游客量同比增长36%。
乡村旅游同样人气爆棚。“‘集’线331”“去‘村’游”等主题线路串联起美丽乡村画卷,凉水、榆林、太王等乡镇推出的乡村露营、水果采摘、民宿体验、物产市集等活动,吸引6.8万游客感受田园风情与丰收喜悦,较去年同期增长93.4%。
“为美食奔赴一座城”成为假日消费新趋势,早市、夜市、火盆街等地周边酒店搜索量大幅增长。假日期间,早市延长营业时间至11时,新增临时摊位130个,成为游客采购首选地,共接待游客45.2万人次,同比增长68.4%;火盆街、烧烤街、沿江美食街、夜市共接待游客32万人次。